第39期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专题研讨基础研究人才联系服务工作
2023年04月21日 |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4月20-21日,第39期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本期沙龙主题是“强化基础研究人才联系,探索科技社团服务新路径”,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学会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主要负责同志在致辞中指出,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充分协调调动包括学会在内社会力量的作用。学会立足学科基础、融通专业领域、纵贯创新链条,是基础研究骨干网络的重要节点,在统筹协调科技资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坚持强组织、建机制、搭平台、筑生态,推动跨单位联合开展有组织科研,促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协同发展;把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问题作为重要议题,搭建学术交流活动集群,推进一流期刊建设,强化基础研究问题前瞻研判,当好“风向标”;通过设立科学基金、开展科学捐赠等拓宽人才支持渠道,发挥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作用,积极发展外籍会员并推荐符合条件的任职学会负责人,通过联合办会、会员互认等深化与国际、国别科技组织的合作;积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推动学会奖项向基础研究人才倾斜,加强临床案例成果库、工程技术等领域案例库建设,为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生态。他还对2023年度学会学术工作和“科创中国”建设重点工作安排进行了解读。
浙江省科协有关负责同志指出,近年来浙江科协全面落实中国科协与省政府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科创中国”在浙江全域深化,打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品牌学术活动。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学会、兄弟省科协的联络互动,共同搭建跨界平台载体,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助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
温州市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学会在温州建立协同创新中心20多个,为温州打造科创高地和人才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期望有更多学会和专家来温州,为温州企业发展把脉定向,帮助导入产业资源,深化在产学研融合、科创投协同等方面的合作,温州各部门单位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胡志坚围绕基础研究的概念溯源、演化趋势等作专题辅导报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陈铮,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郑素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何清,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章俊良,中国眼谷理事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瞿佳等分别围绕学会、高校、创新组织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的特色做法、典型案例作经验交流。
全国学会秘书长、各省区市科协有关人员、举办地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聚焦沙龙主题分组进行交流和研讨,既有经验分享、问题分析、路径探讨,也有对增强会会协同、会企协同、会校协同、会地协同共同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将持续完善基础研究人才联系服务体系,切实把党中央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夯实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根基。
沙龙期间还举行了学会温州服务站授牌仪式,组织参会代表调研温州市有关科技创新机构。
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承办,浙江省科协、温州市政府、温州市科协等有关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中国物理学会等50余个全国和省级学会秘书长,浙江等9家省区市科协领导及学会部负责人,基础研究有关专家,温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沙龙。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供稿